2018年度教育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 2018-12-21 14:18:13

   

 

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度)

                       

 

 

 

 

 

 

                  


 

一、学校情况 ……………………………………………………………………1

1.学校概括 ………………………………………………………………………1

2.学生情况 ………………………………………………………………………2

3.教师队伍 ………………………………………………………………………2

4.设施设备 ………………………………………………………………………3

二、学生发展 …………………………………………………………………………3

1.学生素质 ………………………………………………………………………3

2.在校体验 ………………………………………………………………………4

3.资助情况 ………………………………………………………………………5

4.就业质量 ………………………………………………………………………5

5.职业发展 ………………………………………………………………………6

三、质量保障措施 ……………………………………………………………………6

1.专业动态调整 ……………………………………………………………… 6

2.教育教学改革 ……………………………………………………………… 8

3.教师培养培训 …………………………………………………………………10

4.规范管理情况 …………………………………………………………………12

5.德育工作情况 …………………………………………………………………16

6.党建情况 ………………………………………………………………………20

四、校企合作 …………………………………………………………………………21

  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21

  2.学生实习情况 …………………………………………………………………22

  3.集团化办学情况 ………………………………………………………………22

五、社会贡献 …………………………………………………………………………23

  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3

  2.社会服务 ………………………………………………………………………23

  3.对口支援 ………………………………………………………………………25

六、举办者履职 ………………………………………………………………………26

  1.经费 ……………………………………………………………………………26

  2.政策措施 ………………………………………………………………………26

七、特色创新 …………………………………………………………………………27

  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28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33


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2号)和《关于编制和发布2018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8151号)以及《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宁德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宁教职成〔201836文件精神,现将本校2018年度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一、学校情况

1、学校概况

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由福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立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系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培育学校、中国陶行知实验学校、宁德市文明校园。占地面积149.38亩,建筑总面积50689.7平方米,分三个校区:主校区占地84.03亩,建筑面积28961.7平方米;福安市民职中校区占地38.5亩,建筑面积9144平方米;潭头中学校区占地26.85亩,建筑面积12584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7412.4万元。2018年,学校加快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步伐,以改革集聚动力,以创新谋求发展,以奋斗壮大实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事业欣欣向荣、影响与日俱增的优质发展的成功之路。

         2、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在校生4705人(民职中校区477人),其中全日制 3259人,非全日制1446人。2018年一共招生1169人(民职中校区195人),比2017年增加10人。2018年毕业人数为638人,比2017年减少47人。学校依靠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长动力,在校生巩固率达94.57%2018年,学校立足于社会职能分工,结合全市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标和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整合全市培训资源,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公共培训服务平台,做强做精社会培训工作。本年度共培训1920人次,涉及电商、旅游、电子、计算机、农村实用技术等行业。

         3、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与办学规模和专业配置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拥有专任教师159人,生师比为18.93:1,其中研究生学历 8人,占 5.03 %,比上年增长了 0.63 %;本科以上学历151人,占95 %;高级职称52人,占专任教师的32.7%,比上年增长了 0.5%,中级职称59人,占37.1%,比上年增长了 11.3%。学校拥有一批素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专业课教师队伍,能满足实训教学要求。共有专业课教师96人(其中专业理论课教师80人,实习指导教师16人),占专任教师的60.4%,其中双师型教师82人,占专业课教师的85.4%。另有企业兼职教师 29人,占专任教师的18.2 %。聘请的兼职教师都是本地区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骨干,大多数具有高级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上一学年度基本相当。

        4、设施设备

        学校已经建成设备先进、配套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13个,实训室52间,实训工位2000多个,设备总值19341940元,生均59350元,满足教学、实训、鉴定、培训等方面的教学要求。纸质图书数52755册,电子图书数13万多册,纸质图书数比上一年度多52612册。学校供教学用计算机数817台,比上一年度增加95台。2018年,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新增设施设备超过218万元。

二、学生发展

1、学生素质

  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快乐德育 体验成功”的快乐德育新模式。“我做主,我快乐”,通过开展心育社、畲歌社、茶艺社、船舶社等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立心;“我展现,我快乐”,通过 开展读书节、艺术节、技能节、体育节等“四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践行,我快乐”,通过志愿者活动、校外德育基地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我动手,我快乐”,通过技能竞赛,校内外社会实践,文明风采竞赛等,培养学生的自强心。通过每周班会课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爱三节”、交通安全、预防溺水珍爱生命、抵制校园欺凌、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文明礼仪、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等主题教育;利用校内外德育基地和重要节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组织志愿者参加敬老爱老、清明追思、爱我福安从我做起、暑假畲风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定期开展心育社、畲歌社、茶艺社、船舶社、篮球社、街舞社等学生社团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学生德育学分的合格率达到99%,学生文化课合格率为93%,专业技能合格率为95.4%,体质测评合格率为85.05% ,毕业率为98%

2、在校体验

学校牢记职业学校的办学使命,紧贴学生的成才需求,深化技能课堂建设,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幸福完整的职业教育。2018年,学校加大实训装备投入力度,实训设备、实训工位等数量继续增加,学生专业实训得到更好保障。

2018年,学校以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不断构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校园自然环境幽雅美观,创设了多处具有教育意义的人文景观和文化氛围。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道德、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学校成立了校园安全领导小组,构建安全管理网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学校各部门(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团委、保卫科等)通过问卷、访谈、座谈会等形式对在校学生进行调查:超过95%的学生对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方面感觉满意或基本满意,超过96%的学生对在校学习生活方面满意度感觉满意或基本满意,超过97%的学生对在学校安全方面满意度感觉满意或基本满意。

3、资助情况

学校认真做好中职生免学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各项工作,通过政策落实、制度配套、管理人员相对固定等举措,成功构建了学生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

2018年,发放国助金435人次,发放金额43.06万元(春季发放225600,秋季205000还未发放到账)。享受免学费学生2266人,免学费金额812.46万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80人;福安市政府发放“励志”助学金22位学生,金额11万元;社会资助“浩德助学金”受助学生13人,金额1.2万元;学校发放奖学金4.76万,对家庭困难学生资助3.2万元。在各项目申报过程中,学校实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正确领会文件精神,准时录入资助系统,做到零误差,确保将国家政策落实到位,努力服务好每一个学生。

        4、就业质量

        2018年全校共有毕业生638人,毕业生就业率(含升学)为97.45%,对口就业率为88.1%,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96%以上。其中通过高职招考12人升入大学本科、239人升入大专,其他377人直接就业。毕业生初次就业起薪1923元,升学率39.3%,与上一年有年所增加。

5、职业发展

学校利用德育课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意识。

学校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发动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制作创业计划书,组建临时创业团队,以专题实践小组、创业竞赛团队、创业实践团队为主要培育目标,加强学生的创业实践锻炼。

学校重视学生的创新教育,在开设创新教育课程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意识的教育,有计划组织师生走出校园,参观企业、各类科技、博览会,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并走访部分企业,调研有生产性应用价值的科研项目,通过产学研平台进行项目研发。学校创新活动活跃,201810月,学校在“和职教杯”第二届福建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业决赛中,我校参赛项目“互联网+畲族文创+流行元素”获铜奖。

三、质量保障措施

1、专业动态调整

a.专业结构调整

学校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高校教师、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与的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和完善专业建设工作章程和规章制度,确保学校开设的专业对企业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根据2017级学生全面展开的学业水平考试的评价体系,调整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通过调研,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岗位有了更加准确的定位,学校重新制定了2018年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发展的定位,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趋势,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我校本部共开设了12个专业。在设立的专业中构建了两个服务产业的专业群:一是以机电技术应用为龙头,引领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三个专业共同发展的机电类专业群;另一个是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龙头,引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三个专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商业服务类专业群;另外我校本部还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工艺美术专业、美容美体专业等服务类的专业。学校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咨询委员会作用,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设置专业。

为了实现职业教育规模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科学,办学活力更强,结合我市市场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特点,我校优化了专业设置。学校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方向上增加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方向,结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成立智能制造专业群。同时针对以上各专业对接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五年专培养技术型人才。针对省教育厅对中职学校办学中专业调整的相关要求,为提高幼儿教师学历的准入门槛,将逐步取消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我校对办学专业做更换和调整,拟逐渐取消学前教育专业,2018年上报新增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同时上报新增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以满足地方区域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b.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1)邀请行业企业及高校专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相关专业的建设进行指导,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调研、研讨、论证等工作。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编写调研报告,并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实际实施情况进行反复论证修订,同时根据市场和岗位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在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中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建立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选修课、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规定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比例12,其中专业实践课时不少于总学时三分之一。

学校主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在建立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机制和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取得较好成效。20172018学年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会计电算化、旅游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电子商务、美容美体等12个专业。

面向行业企业,对接职业岗位,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由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理实一体化新型课程体系。2018年制定6门核心课程标准、编写2本校本教材、建成1门优质特色课程和4门精品课程,实现教材、教具、学具、教学资源和网站等多介质的立体化融合。

立足福安市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18年针对省示范性学校的项目建设对数控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展建设,组织企业专家访谈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体系建设等,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重视教学资源库、优质特色课程网站、网络课程网站建设,建设一些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共享性的教学资源。学校对课程和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进程进行全面规划,通过自主开发、共同开发方式,分段组织全校教师建设各学科专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试题库、微课视频、动画等,并通过购买或与企业联合研发的方式建设部分专业教学实训仿真软件,辅助教学。

学校教材选用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为主,学校教材征订每年会征求各教研组意见,对部分不大适合学生用的教材也会做适当调整。另外学校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原则进行部分课程内容的开发与更新,特别在新兴产业、新职业、新岗位、新要求方面,进行校本课程和教材开发。学校鼓励教师通过企业锻炼或与企业技术骨干合作开发校本教材或讲义,并且要求课程内容及时更新,校本教材编写要对接企业岗位要求,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企业要求零距离。2018年,学校编写了《基础会计》《创新创业基础教育》等校本教材。

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牢牢抓住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建设契机,将以人为本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到师资队伍建设中,有效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

全面打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工程,落实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利用暑期做实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提高实践指导和应时教学能力,激励教师积极进行双证书的获取,要确保优先选派工作业绩好、责任意识强的教师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2018年学校组织部分教师利用假期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专业教师下企业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落实青蓝结队师徒传、帮、带计划。积极发挥学校中老年教师的示范与引领作用,营造关注教学、支持教学的氛围,切实提高全校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舞台、创设平台,继续花大力气抓好青年教师培养。依托青蓝结对工程,依靠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好青年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任务逐年落实,切实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切实发挥青年教师在促进学校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落实全员教师提升计划。结合省市级面培、省市级网络培训,下企业实践,抓实校本培训,每年做到培训全覆盖。分层级进行全员教师培训,通过网络和专题培训模式,分层级对教师进行地毯式的培训,让全体教师在师德师能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先后选派1名校级领导参加欧洲职业教育交流学习、1名教师参加闽台师资联合培养、4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3名教师参加省级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培养,13名青年教师参加新教师岗前培训等;20188月学校组织了17名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北师大的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培训。 20184月至6月,我校133位教师参加了2018年福安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201745日至2018530 ,我校136位教师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和业务能力提升培训。  

校本研训规范执行。2017-2018学年共137人参加了校本培训。学校制定有校本研训工作方案,校本研训有目标、有步骤、有措施。教师继续教育及时布置,及时督促,及时登记,上一年度继续教育签证率100%,合格率100%

推进有质有量教科研工程。(1)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际出发,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围绕课程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等重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做好已批准立项的省市级教育规划课题过程性研究工作,力争出有质量促教学的研究成果。 (2)加强对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有针对性开展讲座,以课堂研究为载体,抓好青蓝结对,抓实“引领振兴计划”,鼓励引导教师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3)鼓励教师积极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以评优竞赛促发展。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开展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我校教师在“省、地、市”各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说课大赛中获得多个奖项。

4、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建立科学高效的二级管理运行机制,修订岗位职责,实施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通过引领师生价值塑造与追求,力求创新营造专业文化、活动文化,实现以文化人、以境塑人。

a.教学管理

       1)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健全

学校先后成立了教育教学诊断和改进督导组与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制定教学质量监控方案,各小组成员每月参加推门听课4-5次,并对教师授课进行点评,做好教学质量监控执行总结。学校还专门下发关于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意见的文件,以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良性运转。

      2)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善

学校有教学进度表、教师业务登记表、教研组活动记录表、实验实训计划表、随堂听课制度、师生座谈会制度、教师成果奖励制度等。

3)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和专业课抽考制度

为了应对学业水平考试和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每学期都会指定一门文化课作为学校统考科目,每个专业会抽一门专业课作为技能抽考,通过考试并对教学质量进行评比,做好各年级的考试质量分析,除此之外学校还把技能等级证考试和技能竞赛情况也纳入考核范围。

b.学生管理

以“快乐德育,体验成功”为主线,以文明习惯养成为抓手,以创建“文明校园”为奋斗目标,进一步落实《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规范学生的一日常规,完善评估考核方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心理健康、职业道德教育。利用校内外德育基地和重要节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

c.安全管理

针对学校实际,校领导高度重视,开展行之有效的预防溺水、抵制校园欺凌、交通安全、心理健康、消防安全、食品卫生、法制等安全教育活动,特别是毒品预防教育及扫黑除恶工作。组织学生开展防火、防震减灾等逃生演习活动,强化学生安全自护意识。每月召开一次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解决学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定期组织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提升学校防范、遏制各种安全事故的能力。

         d.财务、后勤管理

         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依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收支两条线,做到原始单据凭证合法,内容完整,符合会计达标要求,账目清楚、程序合法会计科目设置合理,使用正确,并按时编报财务报表及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格各类收费标准,对收费标准进行公示;强化了对收费票据的管理和监督,按规定领用、使用票据,专人购领、保管、缴验、发放,并按会计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保管。

         e.教研管理

     在市教育局的统领下,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以科研促进教师的成长,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引领学校的发展,丰富专业内涵,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发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了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教研室制定和完善了有关科研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职责,执行情况良好。如: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科研工作条例、教科研奖惩制度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实施,我校科研工作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序列化发展。20172018学年,宁德市级以上课题4个,撰写CN论文4篇,省级论文1篇,福安市级20篇。

         f.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配备到位,综合素质高,领导能力强。办学思路清晰,定位准确,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工作务实,成绩显著;内部组织机构健全,管理人员选用合理,岗位规范健全,岗位责任明确,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统揽全局的能力,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学校建立并完善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机制,实施校长负责制,探索由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和社区参与的学校理工会机制,健全和完善教代会、党、团、工会组织的管理机制,发挥其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监理规范的法律约束机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措施得力,落实到位。

        g.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基础良好,已建成功能齐全和运行流畅的校园网,已完成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机房工程、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实现核心万兆、接入千兆的高速校园网、已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学校已构建智能数字化校园平台,该平台能实现统一信息门户、统一数据管理、统一权限管理和运维管理,集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于一体。学校还通过合作开发或购买,添置了30套仿真软件,如协同管理软件、实体设计软件、工艺图表软件、数控车软件等。近年来学校在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改革与发展示范校”及“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过程中,大大提升了学校实力,信息化基础、信息化资源、信息化水平都有质的飞跃。学校将以创建国家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为契机,突破瓶颈,建成引领全区的国家数字校园实验校。今年,学校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容量需求和急需加强的网络安全要求,进行了中心机房存储扩容和二级等保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过80万元。

5德育工作情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中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目前急需的合格实用型技能人才重任。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08)中强调中职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中职德育教育的效果如何,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在与未来产业大军所具备的素质。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大纲》强调,中职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在日常管理上的品德教育,既育才又育人的双轨制,采取了“教学和教育相结合、学习和生活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三结合教育机制。加大对德育教学的投入,严格按教育部要求开足德育课程。在“教学和教育相结合”上,我校按照德育大纲的要求,不仅开足德育课的教学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聆听专业教师的教授,而且将德育的教育管理延伸到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上,采取班主任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第一时间发现学情,及时介入,及时采取措施,特殊困难问题,上报年段;年段针对学生日常不良行为,结合各个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讨论研究,上报给政教处和分管副校长,并将相关情况反馈到德育教学教师。采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学生工作部、学校三级同抓共管模式,教学教育紧密结合,使德育课与教育管理真正落实到实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在“学习和生活相结合”上,我校不仅把德育的眼光放在课堂45分钟上,还把德育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外。一是使德育教育走进餐厅食堂,文明排队,文明交流,开展“光盘行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言行举止要文明优雅,创建良好的用餐环境,用行为证明素质的提升。二是使德育教育走进寝室公寓,寝室同学之间友好相处,文明礼貌,进退有度,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内务卫生,规范清洁,共建和谐的生活环境,做到了“时时有德育教学,处处有德育管理”的机制。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上,我校不仅重视学生在校内的德育教育,而且也十分关注学生在校外的德育教育的延伸,进而了解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化反馈。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走进社区,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和社区居民进行交流,爱护社区环境,共建文明社区。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学生领悟健康心态对生活学习的意义;开展针对学生的“法律知识普及教育”讲座,使学生懂法守法,并适时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方面的新知识、新动向。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体现一个学校的个性魅力,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包含四个方面: 1、物质文化建设也就是一个学校的显性文化,是现实目的的突进和载体。是必要的物质条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支撑,包含一个学校的整体布局,校园绿化、校园美化等。就是能让校园的各个区域都会说话。给人一种幽雅、宁静的感觉。2、活动文化建设 是推进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培养师生能力的载体,包含学校的各种活动,如我校开展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技能节”等“四节”活动,爱国主义、心理健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班会,综合实践活动等。 3、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文化活动的核心内容,包含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学校的灵魂,是师生共同奋斗的最高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本质、个性的集中反映,是学校的精神风貌。我校的办学理念:德塑人生 技行天下,校风:求真务实、创新进取,教风:学高身正、敬业树人,学风:知行合一、学有专长。4、制度文化建设 包含学校所有的、传统的、现代意识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建设等。学校制度文化建设须注重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须与社会大环境相吻合。不能违背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是个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须用“心”去做。福安职业技术学校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引领,不断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层次。通过弘扬“笃学业、强技能、修品行、扬心志”校训,形成学校核心文化;设计校园精神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环境文化氛围;立足道德教育,强化队伍建设,丰富师生精神文化;注重内涵文化渗透,孕育中职学校德育特色。我们将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撑起一片蓝天!

为充分展示中职学生文明风采,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由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中华职业教育社等七部门组织开展的第十四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本次活动在我校开展得有声有色。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由李成文校长为组长,陈强、黄小刚、吴国武、缪亮云为副组长,政教处和各部门共同协作的领导机构;宣传发动,活动形式多样。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通过“人人参与、班班比赛、学校选拔”的形式,采取增强学生、教师参加竞赛积极性的具体措施,提高“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参与普及率和广泛性;积极参与,活动效果明显。竞赛主题渗透于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形成富有职教特色的德育整体合力和生动活泼的德育氛围。宣传发动,全面参与,师生热情高涨。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多次指导,入围选手借用休息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培训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生技能得到提升,师生感情更加融洽。经过层层挑选,推出16件作品参赛,征文演讲3篇、职业规划3篇、摄影4篇、才艺展示4篇、特色项目2篇。本次竞赛活动丰富了我校德育实践活动,展示了我校中职学生的风采,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自信心,促进了我校校园文化繁荣。

福安职业技术学校现有学生社团14个,分别是茶艺社、畲歌社、船舶社、篮球社、国学社、国旗社、自立社、街舞社、吉他社、动漫社、滑轮社、跆拳道社、合唱团、美妆社等。各个社团都有指导教师,每周都有固定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其中茶艺社和福安市茶艺团合作,邀请茶艺团老师到校授课,编排节目;畲歌社和福安市畲歌协会合作,邀请畲歌协会老师到校授课,编排节目;船舶社邀请了福建省美术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郑文祥师傅担任船舶社的指导教师。其他社团每学期也都有作品展示,并在元旦迎新晚会上汇报演出。吉他社的《乐器串烧》,美妆社的婚纱走秀《彩妆造型秀》,街舞社的《MicDrop》,篮球社的《花式运球与四角传球》,国学社的经典诵读《弟子规》等。通过各个社团的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长学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传统文化自信、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很好的践行了“快乐德育 体验成功”的德育新模式。

6、党建情况

学校党支部党建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这条主线,突出抓班子、带队伍、理思路;继续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努力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深入开展党员帮扶活动等,坚持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目标。狠抓党员思想作风建设,确保廉政之正风形成,树立良好党员形象。抓差补足,用心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抓好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党支部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学校“135”工程建设目标,为建设好高质量的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四、校企合作

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我校校企合作机制日渐完善。学校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校企联合制定《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管理章程》、《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制度、协议签订、经费保障、考核办法等等,保障校企合作规范顺畅运行。校企建立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机制,开展订单培养、定向(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制定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考核办法、顶岗实习教师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有效规章制度。学校努力拓展就业渠道更好服务我市的大型企业,与上汽集团、青拓集团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储备、输送体系。与青拓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为上汽集团输送了一批优秀毕业生。目前校外实训基地在原有的19个的基础上增加2个。学校重点与荣耀、怡和、等十几家电机、汽车、电子理疗产品等行业建立了工作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到当地企业的用工需求、岗位需求,建立了学校与当地企业沟通联系的长效机制,组织开展了2017-2018年度电子技术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财会电算化、电子商务等专业的行业指导工作会议。

2、学生实习情况

企业行业人员和教师强强联手,完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及任课教师深入企业调研,聘任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开展专业调整研讨活动。根据调查材料进行职业分析、岗位群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召开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明确了专业定位、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促进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实践和职业技能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习和工作的一体化,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

3、集团化办学情况

以我校为牵头单位成立的宁德市机电教育集团是由宁德市7家职业院校、1家本科学院、17家企业、2家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组成的。宁德市机电职教集团将在宁德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按照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现学校、企业、行业和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营造最适宜的技能人才培养环境,以学校教育与产业实践的融合创造性地培养适宜产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打造职业教育品牌,为福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

五、社会贡献:

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力求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为企业提供适合岗位需求的合格毕业生。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十分重视与企业的沟通和毕业生的调查,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指导和服务,为本地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一是针对优秀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时了解优秀毕业生的相关信息,在全校学生中广泛宣传,形成人人争当优秀的良好氛围。二是利用顶岗实习班班主任进企业查看实习生实习情况时,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质态进行摸底调查。三是利用学生回校的机会收集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最新情况。通过对毕业生多渠道的跟踪调查,及时针对性地改进不足,努力培养更多适合企业需求的、深受企业欢迎的合格毕业生。

2、社会服务

2018年,学校立足于社会职能分工,整合全市培训资源,发挥福安市职教中心的作用,依托福安市乡村教育院的培训平台,做强做实社会培训工作。本年度共培训1920人次,涉及家庭教育、旅游、电子、计算机、农村实用技术等行业,利用政策资源与经验优势,重点发挥了学校的龙头示范作用,将服务于我市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努力建设成为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功能齐全、示范领先的省级综合性公共培训实训基地。

学校青年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910月,是由校志愿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在社会、校园服务工作的学生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本着“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以“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展现青年学生风采”为目标,不断加强团队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文明创建活动、敬老助残等活动受到了上级部门的一致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尤其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方面,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和办学成果,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学校师生多次进社区开展家电义务维修、计算机维护、才艺表演等活动。充分发挥我校师生专业特长,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年度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包含项目:小家电维修、电商服务、电脑维护、文明礼仪、幼儿心理咨询、艺术课程、美容美甲等。我校志愿服务队结合职业教育周、重阳节、省运会、国际志愿者日等契机,开展“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创文明城,迎省运会”、“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不忘初心传递爱,志愿服务新时代”、“新时代文明实践——福安市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等活动,社会反响热烈。

学校弘扬继承了民族传统技艺,推广了非遗文化“水密隔舱”。 我国的木船技艺特别是东南沿海的木船修造技艺不同程度的面临后继无人、生存艰难的困境。我校通过将工匠请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传授做人学艺的经验和体会,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福安的传统木船技艺,探究水密隔舱技术,掌握木船模型地制作方法。我们"非遗“传承团队在学习制作船模过程中,萌发了“生利”创业的想法,借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处理方式,通过制作、销售木船模型,实现了木船技艺的传承和自主创业。通过前期营销宣传,按木船模型的大小定价,从20元到3000元不等的价格,“精品定制”的价格根据船模尺寸从10000元起价。第一年的目标为100万元,第二年目标为300万元,第三年目标为600万元,以后每年的目标定在800万元以上,根据市场需求的实际,进行调整产品,将产品分成低中高三种档位,让不同群体的人都有的选择。当产品稳定后,还可将福安非遗手工产品—畲银等引入,增加产品的丰富度。这些都完成后,每年目标定在5000万元。为学生就业打开一条新门路。

3、对口支援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选派优秀教师赴省级扶贫教研室质量报告相关选派中小学骨干教师赴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支教和教师交流工作的通知》以及《宁德市“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的要求,我校加强与周宁职专的对口校际交流合作,开展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教师培训与交流等方面的对口支援活动。20172018学年,我校继续选派曾柳娟、谢方军、钟振声、钟声、沈秀丽等五位教师参加对口校际交流活动,通过名师引领、师徒结对、互送观摩研讨课等形式,提高周宁职专的师资水平。

六、举办者履责

1、经费

福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18年学校共收到各项专项资金515.2万元,分别为宁财(教)指【201821号文教育质量提升25.2万元、宁财(教)指【201754号文省示范校建设300万元和市配套资金190万元。学校投入7.28万元购置学生铁架床130床、投入20.02万元购置49台电脑等。投入123.4万元建设汽车与传感器实训设备、投入29.5万元购置46台工艺美术室电脑、投入49.12万元建设学业水平考试监考系统。投入20.35万元购置机械设备和耗材,投入3.14万元进行食堂二层空调3架,投入21.15万元进行卫生间改造款,投入9.67万元建设新教学楼有线网络。各项资金投入落实到位保证了学校重大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政策措施

学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学校管理工作规范、标准化和科学化,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将坚持学术自由、师生共治、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依法治校,实行现代学校制度写进学校章程。每年组织人员修订《制度汇编》,全册共分政策法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五大类制度汇编,是学校最精细、覆盖面最广的规章制度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强化规范管理的制度依据。学校每月召开2次党政碰头会,每月召开2-3次校长办公会和行政办公会,每学期召开1次以上教代会和校务会议。《制度汇编》直接推动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障监督、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和运行。学校重新修订了职能处室的工作职责,出台《学校各部门工作职责》,以岗定人,强化岗位意识,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全员聘任,把最合适的人聘到最合适的岗位。《学校党政工团联席会议制度》对于会议的性质、任务、例会制度、议事程序以及决议落实、议事内容和会议纪律等作了明确规定,有利于各处室负责人交流思想、交换意见、沟通信息、互通情况、磋商问题、协调工作。

七、特色创新:

案例:

                   “赢在新媒体、共享新零售”

—— 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a、实施背景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工具的不断升级,扫码支付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需要;随着各种媒体渠道的不断创新和数据化运营的不断迭代,以今日头条为主的网媒渠道和抖音小视频为主的视频直播渠道,加上微博、微信、论坛等多种传播渠道,营造万物皆媒的新媒体环境,捕获了大量的忠实用户; 2016年共享经济的概念开始陆续登入,马云在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这个概念。『“百度百科”关于新零售的定义: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近几年,信息表现呈现多样化,这种新的表现形式能被人们快速接受,我们把这种信息表现新形式称为新媒体。把新的支付方式,共享经济概念及商品销售“线上、线下结合物流”的新模式整合在一起称之为新零售。新媒体、新零售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深远影响。

我们不得不思考,新时代下新经济的魔力。我市农产品丰富,滞销严重,急需引入新的销售模式,打开销售渠道。结合我校电商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是宁德市重点专业,现代商贸服务类专业群是我校重点专业群,学生数超过在校生的一半,师资强,高级教师达25人。因此,我们在电子商务专业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大量的电商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于地方农副产业,我们强调变化中产生的机会,选取新经济下最基本的新媒体运用与新零售开展为突破口,促进地方农副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b、建设的目标

本实践活动的预期成果为:1、师生熟练应用新媒体开展新零售,2、师生熟悉新零售(APP)的开发流程,3、师生帮助地方产业解决销售困难。 本实践活动创新点为师生应用新媒体开展新零售。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新型电商人才,突破地方产业销售瓶颈。进行创新创业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师生能熟练应用新媒体开展新零售业务,为师生的创新创业奠定基础,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c、建设的过程

(一)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导师团队

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组织保障。导师团队采用校企结合协同育人的模式,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两部分构成,确保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学校导师:刘清生,缪凌露,张鹏飞,陈凤婷

企业导师:黄细忠,林泽锋,黄旭

(二)编写了《创新创业基础教育》校本教材

本教材主要体现新经济下的营销、社群电商、社群运营、市场分析等技能,通过实践操作使得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进行有效分析,并能较快适应社会工作。

(三)成立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校话邦”社团

我校的“校话邦”社团是新媒体、新零售时代下的产物,社团成员通过运用所学技能知识,依托新媒体渠道,对团队运营产品进行深度分析(文案、信息收集),经过后期处理(美工),将完成的作品投放多平台运营。社团成员通过新媒体渠道,利用快速简单的操作、渠道分享的曝光度,在互联网平台上搭建属于自己的社群,吸引属于自己的粉丝用户,再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让潜在消费者看见产品,促使有需求者主动询问购买,再进一步推进微商城建设,吸引消费者到自建平台进行消费。在平台上推广福安本地特色土特产(穆阳水蜜桃、福安葡萄等),促进福安本地农业经济发展。最终形成一个从“粉丝经济、流量共享、优质货源到合理转化”的完整电子商务生态闭环。去年七月正是本地巨峰葡萄产销旺季,我校师生利用自有平台帮助200多家葡萄种植户销售,销售量达5万多斤,解决了部分葡萄种植户的销售困难。

(四)校企联合举办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月

201711月,我校与厦门庚创企业联合举办“赢在新媒体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月,厦门庚创企业老师为师生传授新媒体运用各种技能,组织了线上线下一系列营销活动。通过活动月的举办,师生在视频制作、广告制作、文案撰写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也对新零售与创新创业有了初步体验。在活动期间,合作企业新味食品有限公司提供了多款产品供学生投放平台,产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销售,校内订单直接由活动销售点供货,校外订单由新味食品统一配送,师生为新味食品有限公司销售了总金额为12多万元的产品。这种实践活动转变师生新理念,提升了师生实操能力,增加了新味食品的销售模式。

(五)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2017年,我校分别与新味食品有限公司、福建易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优惠宝)共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新味食品有限公司建设了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工作室(Number One工作室)。我校与新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合作,主要在商品的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新零售。我校与福建易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优惠宝)合作,主要在平台的开发、新零售策略、项目孵化。

福建易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优慧宝”项目经过一年的设计与孵化,于2018315日正式上线。优慧宝是一款支付营销的综合性APP,是以微信、支付宝为核心的第三方支付系统,是以支付营销为纽带将实体商户资源跟用户客源整合共享的新零售商业模式平台。我校Number One工作室团队全程参与项目的策划、设计、调试与运营。在“优慧宝”项目实践活动中,师生对“新媒体、新零售”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平台的开发也有了初步的体验。

(六)师生积极参加省、地、市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师生的教学过程以项目为案例展开,取得良好的成效。

d、实施条件

我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尽管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了创新创业领导工作小组和导师团队的帮助协调,学校又投入20多万元的经费,使活动得到顺利有效开展。校企共建实践基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在企业设立的创新创业工作室面积达200平方米,让师生在实践上有良好的工作环境。

同时,企业还全程参与我校创新创业活动,从前期的创业基础教育,到企业营销项目引入教学,企业给师生提供实践平台,从产品的运营指导,到项目最终落地孵化都提供了大力支持,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e、实际成果

师生通过一年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果,有些是技术上的,有些是理念上的,有些是启发性的。

1、“校话邦”成立2个多月,视频作品116个,其中有后期PR剪辑作品15个。在运营中,学生还发现用平台自带软件拍摄的作品吸粉效果更佳的现象。

2、我校与厦门庚创企业联合举办“赢在新媒体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月。“新媒体新零售”提高师生的新媒体应用能力,增强师生开展新零售业务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3、师生通过参与企业团队共同搭建“优慧宝”平台,开展一系列推广活动,引入首批商户与消费者,深入了解分享经济——新零售的模式和理念。学生通过企业导师的教导认识到价值源于自身的技能,掌握好技能的前提必须有很强的执行力、学习力。

4、通过实践活动我校师生为200多家葡萄种植户销售了5万多斤的产品;为新味食品销售了12多万元的产品。

5、我校师生在宁德市电商扶贫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荣获美工设计项目组三等奖。

f、总结与思考

与企业共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月、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校企共同开发新零售平台,促进了师生对新媒体新零售的深刻认识,提高了师生专业能力和实战水平,增强了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是有效的,将为我校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存在功利性,目的性较强,部分学生在完成项目时存在突击性,而不是长期坚持,因此,今后应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及创新创业教育。在校企共建活动过程中,因培养师生的需要,实际对企业的效益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政府应对参与校企共建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八、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如何让我校保持良性发展,确保我校走在全市、全省职教的前列,目前亟待解决的就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师资队伍特别是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一是我校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国家高等教育的缺失,现在几乎没有专门培养技术型师范人才的学校,造成专业教师师资源头的枯竭。二是校企合作还不够深入,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校企双主体实施的校企合作的机制还没有形成。三是学校管理还缺乏力度和区分度。教师培训系统还没有完美构建,还处在形式层面,没有真正对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形成实际有效的提升作用。因此我校积极探索解决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

1、创新吸纳专业教师人才的渠道

从本校毕业生中培养、招纳人才。加强和本校优秀毕业生的联系,特别是高职招考毕业的学生,关注他们在高校的成长,鼓励他们在大学期间就考取教师资格证,给予他们优惠政策,毕业后直接回到母校任教,既能保证新教师的文化素养,又能保证专业水准。

2、加强校企合作

    1)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校在原有合作企业的基础上,加强与市龙头企业青拓集团、福建荣耀医疗器械、福建怡和电子有限公司、福建亚南电机集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希望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校企双主体实施的校企合作的机制尽早贯彻落实,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2)学校结合地方传统机电产业和专业建设,正在福安市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和外资企业施耐德电气公司协商合作方案,努力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学校的教育国际化办学进程。

3、全面强化专业教师的职后培训

一是扭转专业教师思想观念。通过培训学习,对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明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专业教师对自身身份认定,不但是一个人民教师,更要是一个出色的技师,要两条腿走路,重视双能、双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力求不断壮大学校“双师型”队伍。

二是优化学校培训管理系统架构。分离文化课和专业教师培训系统,建立专门负责专业教师培训管理的中层部门,明确职责,细化对专业教师培训活动的策划、实施、监督和考核评价过程,将专业教师的培训与文化课等一般教师的培训完全区分开来。

三是将培训与“校企合作”和“学行结合”融合。在校企合作中,将部分优秀专业教师送到企业中,参与企业生产过程,更可以尝试通过“学--产”合作培训模式,打造知识创新和应用性技术开发的科研团队,通过成果的推广,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提升专业教师的技能、科研水平,促成其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

4、全面升级对专业教师的考核奖惩机制

完善学校“双师型”管理制度。严格双师认证制度,细化双师评价标准,指定详细的评定聘用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的参考指标,完善评判机制,构建评价体系。大力提高对专业教师的奖励力度,特别是对实训指导老师的评价奖励,提高专业教师自我提升技能、走进实训室的积极性,促使其不断自我激励,快速成长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教师。

上一篇:2017年度教育质量报告   已经是最后一篇